养老服务业发展未来四大新趋势

2025-03-26


图片
2024年12月30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发布。《意见》首次提出加快健全养老服务网络,到2029年,养老服务网络基本建成,服务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扩容提质增效取得明显进展,基本养老服务供给不断优化;到2035年,养老服务网络更加健全,服务供给与需求更加协调适配,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服务体系成熟定型。
《意见》为未来十年养老服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个人认为将出现以下四大新趋势。

一、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体系更加明确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专门提到“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这个政策机制在未来10年怎样发展,《意见》可以说是一个清晰的顶层设计和纲领性文件,将对未来养老服务发展带来长期的影响。扩容、提质、增效是《意见》里面三个非常重要的关键词。推动养老服务扩容提质增效是新时代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对养老服务体系进一步优化,更好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是未来1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一个发展目标。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机制连贯深入,基本养老服务体系覆盖全体老年人,建立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制度、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制度,加快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都是实现这一发展目标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二、"老年潮"一代助推养老服务业的多元化发展

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出生的人逐步进入老人行列,人们把他们称为“老年潮”一代。不同年代出生的老年人有着不同的特点,“老年潮”一代显著的特点是:数量巨大,经济条件较好,对养老服务的需求个性化差异化明显。1963年出生的2950万人,2023年有2650万人到了60岁退休年龄,2024年又有近2400万人到了60岁退休年龄,在未来8年内,每一年都不会少于2000万人成为退休老人,10年加起来,60—65岁的低龄老人不会低于2.2亿。如此庞大的老年群体带来的养老服务新需求,将吸引国内外不同行业的资本投资养老行业,促使养老服务业理念创新、服务创新、产业创新。
因此,需要深入了解和认识老年人群体特点的新变化,增加养老服务发展的前瞻性。包括“老年潮”一代对养老服务个性化的影响,对健康老龄化理念的认识以及对老年人决策机制的影响。譬如以前老人要购买一项服务或者进不进养老院都依赖儿女决策和出钱,但现在不少家庭只剩下老两口或一个老人,老年人的主要经济来源越来越以自己的养老金为主,购买服务和产品以及是否入住养老机构日益由老年人自主决定。养老服务业的发展需要全面认识这样一个新的变化,思考如何使这一代老年人了解我们的服务和产品。

三、养老服务业的科技含量将会大幅度提高

人工智能AI大数据平台在未来5年将会有一个大的发展,各种健康安全检测设备将会通过物联网汇聚到AI大数据平台。比如,智能床垫能检测到老人几点睡觉、几点起床、半夜起来几次等,血糖仪、血压仪能把老人的血糖和血压心跳数据实时传到大数据平台,这使得家庭医生或健康管理师足不出户就能轻松掌握老人的健康状况,随时根据老人的健康指标,对老人进行健康管理干预。再比如,居家老人需要送餐、助浴或保洁服务,只有按下按键,居家服务人员就会及时上门服务。未来,养老机器人还可以代替护工为老人提供按摩保洁聊天服务。
总之,人工智能AI大数据平台在养老服务领域的广泛应用,将会使养老服务更加精准、业务范围大幅度扩展、服务效果大幅度提升。
同时,养老服务要向风险防控扩展。一是适老化改造与老年人跌倒预防。大家要去思考,我们花费很多资金进行适老化改造的地方是不是老年人常跌倒的地方,改造后的效果如何?二是失智症照护与认知筛查,如何利用收集的数据来进行提前干预。三是体检与老年人疾病预防,体检并非项目越多越好,需要有针对性优化精简。这些方面都可以利用大数据进一步深挖。

四、养老服务人员的专业化职业化程度将进一步提升

当我们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立起来,当我们要深化养老服务改革的时候,一定需要更多的养老经营者,一方面懂服务,同时还了解客户需求。因此,未来养老服务人员的专业化、职业化程度将进一步提升,这里面既包含养老服务经理人的壮大,也包括养老服务员职业化发展以及养老服务经营者构成的多元化。养老服务人员的变化也会促进配套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其中一个显著的变化将是人才培养的校企联合培养模式进一步扩展,还有养老服务人才信息平台的搭建、从业人员待遇的提升,以及塑造尊重养老服务的氛围。我们需要向全社会宣传,让不做养老的人也能了解到养老服务的类型和水平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在这个过程中营造更加尊重老人、尊重养老服务人员的氛围。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