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科技感十足的智能外骨骼到能“听懂”老人指令的护理床,从AI理疗机器人到能测血压、能聊天的陪伴机器人……近年来,一大批“粤字号”智慧养老产品走出实验室、走进千家万户,让更多老年人享受 “科技养老” 带来的幸福感,推动银发经济成为消费市场中活力涌动的新增长极。
2024年,广东规上老年用品企业营收规模超6500亿元。接下来,广东将加大照护机器人、智慧康复辅助器具、家居适老化改造等热门需求产品的研发,加大适配性高品质产品的精准供给。
走进位于广州市黄埔区的广州智慧康养适老装备展示体验中心,你常常能看见这样一幕:老人正在体验各类科技感满满的智慧康养产品。其中一款由视鹏科技自主研发的智能助行外骨骼十分引人瞩目。年近九旬的陈先生穿上这款设备之后,原本因膝关节退化而行动迟缓的他轻松完成了抬腿、行走等动作。
“这款设备配备先进的传感器、控制系统和人工智能算法,能够根据老年人的具体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步行助力或康复训练方案,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获得更多便利和安全保障。”展厅助理莫子洁介绍道。
展厅里陈列的不少智慧养老产品都聚焦解决老年人居家养老的痛难点。“保姆床。”“主人,我在。”“我想如厕。”“好的,已打开如厕模式。”通过简单的语音控制,东莞小泰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智能护理床开始“变形”,缓缓将老人由平躺的睡姿调整为坐姿。同时,隐藏在床下的马桶自动升起。待老人排便结束后,护理床还可以为老人清洗、烘干。
“长期卧床老人护理难度大、家属压力重,这款产品能够通过形变帮助老人在床上完成坐起、翻身、扭腰等动作,达到锻炼肌肉、防褥疮的效果。行动不便的老人通过语音就能自己完成这一系列操作,非常简便。”莫子洁表示。
为进一步丰富老年用品供给,广州市民政局印发《广州市银发经济和养老服务2025年工作要点》,将鼓励企业面向家庭护理、老年照护等领域研发具身智能机器人纳入本年度重点工作。一批 “粤字号” 黑科技养老产品涌现,以智能化、人性化设计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在构建多元化应用场景方面,广州市民政局还联合市商务局印发《广州市培育银发消费场景实施方案》,培育一批带动性强、显示度高的银发消费场景。
在今年4月举行的2025年广州首场银龄集市暨居家适老化改造“焕新”活动启动仪式上,居家适老化改造“焕新”快闪店吸引大批长者到店“打卡”,与本次集市活动大使机器人“乐乐”和“龄龄”面对面互动。2025年,全市计划举办100场银龄集市,截至目前各区已举办活动76场,为老年群体带来即看、即试、即购、即享的沉浸式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