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百岁老人、写百岁故事,钱塘“黄金搭档”让更多人关注“期颐人生”

2024-06-03

“访谈百岁老人系列,我们做到30期就打算告一段落了。望着老人们脸上洋溢着的笑容,我们感受到老人们的晚年生活是幸福快乐的,老人们的家庭是和睦美满的……”

最近,在完成杭州建德梅城镇利群村百岁老人范维金的寻访后,钱塘退休干部李建平和毕建华怀着不舍的心情,写下了“百岁探访之旅”的“最终篇”。


一人采访,一人摄影。李建平和毕建华这对“黄金搭档”,用时7个月,长途跋涉2000多公里,拍摄了5000余张照片,整理出6万余字的文字材料,寻访建德当地29位百岁老人,并把采访制作成“美篇”,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分享,目前总阅读数已超12万,收获了一大批“粉丝”。

“这是一段很有意义的‘旅行’,我们希望能有更多人了解百岁老人这个群体,从他们身上读出世间最美好的故事,品味人生百态。”毕建华笑着说。

1992年,李建平和毕建华在建德结缘,志趣相投的两人,入职同一家单位后一拍即合,不仅在工作中是好搭档,在生活中亦是好友。这种“默契”充分体现在了两人对公益的热爱上。

李建平和毕建华先后被调至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几年前退休后,李建平和毕建华两家人回到了工作过的建德市新安江街道安度晚年。“安度晚年可不能虚度晚年,总得找点有意义的事情做。”于是,两人就有了一起做公益的念头。思来想去,他们想到山清水秀的建德哺育了很多百岁老人,便开启了访谈百岁老人的公益活动。

曾参与支教活动的毕建华,文字功底好,主要负责采访;李建平曾是钱塘区摄影家协会主席,摄影方面没得说。分工明确的两人,从2021年10月开始,着手访谈建德市的百岁老人。

“老伯(大娘),我们来看看您,身体怎么样?”每到一户百岁老人家中,李建平和毕建华都会送上牛奶、饼干和水果等礼物。无论是炎炎烈日,还是刮风下雨,只要和老人约好了时间,就算翻山越岭、驱车数十公里,这对“黄金搭档”都会赶过去。


采访的百岁老人中,有退休教师、退休干部,但更多的是农民。102岁老人廖翠珠家住建德杨村桥镇杨村桥村,李建平和毕建华到她家的时候,老人正在火盆旁烤着火,看到这对“搭档”很高兴地与他们打招呼,得知来意后便欣然分享起了自己的故事,幽默风趣的老人也让毕建华记录下了很好的素材。

“很多百岁老人的故事是平凡的,但在平凡中,往往透露着一股强大的力量,这让我备受鼓舞。”毕建华说。

在这个过程中,摄影爱好者李建平也有了全新的体验。都是人物拍摄,怎样体现出每个老人的人物特点?如何更好地捕捉到最自然的动态神情?每采访一名百岁老人,李建平都会拍摄近200张照片,拍得多了,经验足了,他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的人物拍摄“秘诀”。最让李建平动容的是,很多村里的百岁老人甚至没有真正拥有过一张属于自己的照片,老人们看着李建平镜头里的自己,高兴得合不拢嘴。“看着淳朴而善良的老人家,能为他们做点事,我打心底里高兴。”李建平说。

宜居城市好气候,山水养得人长寿。老人乐观向上的心态、美满和谐的家庭都成为他们的“长寿秘诀”。这一点,也让这对“黄金搭档”收获满满,他们在网络平台发布分享老人们的故事,图文并茂,受到网友“追捧”。

“老人们的‘放下’两字,道出了健康长寿的真谛,让我们受益匪浅,同时我们希望这些充满正能量的故事能真正给予人以启迪。”

一本笔记,一台相机,一辆车,两个人。这段奇妙的旅行,串起了几十位百岁老人的“人间故事”。“这是对生命的尊重和礼赞,在中国步入老龄化社会的当下,提醒我们爱老、敬老、助老、养老的重要性。”这是李建平和毕建华的深刻体会。

随着“百岁探访之旅”告一段落,这对“黄金搭档”又开始计划起新的公益活动。“我们在钱塘这片热土已经工作多年,退休不褪色,接下来我们这对老搭档准备去挖掘钱塘人物,书写钱塘故事,传递钱塘力量。”






分享